慈禧太后真是个吃货玉米这个名字也和
玉米的美妙传说与名称由来
玉米,这种香甜可口的谷物,我们每个人都曾品尝过。它曾在北方农村的田间地头与我们相伴,许多小伙伴还亲自种植过它。那么,你是否知道玉米背后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为你揭开玉米名称的神秘面纱。
回溯历史,我们不能不提那场震惊中外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时,满清的子弟遭受重创,慈禧太后带着宫廷众人仓皇出逃,一路向西,跋涉至山西。当他们到达西贯市时,夜色已深,周围荒无人烟。
逃亡途中,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当地找到了一处寺。僧人被命令准备食物。在这穷山恶水之地,哪有什么珍馐美馔来招待慈禧呢?厨师看到了墙角的玉米棒子,便决定尝试烹饪。他们煮了玉米棒子,呈给慈禧享用。
经过长途跋涉、饥肠辘辘的慈禧,从未如此饥饿过。她不顾仪态,捧着热腾腾的玉米大快朵颐。玉米,在中国北方农村,俗称“棒子”,虽美味却难登大雅之堂,很少有机会登上富贵人家的餐桌,更别说皇宫了。慈禧之前从未品尝过,也未曾听说过“棒子”。
在逃亡的艰难时刻,慈禧品尝到了如此美味的食物,不禁好奇其来源。她询问大李莲英这是什么做的,李莲英回答说是“棒子做的”。慈禧听后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要叫‘棒子’,应该改名为‘御米’。”
从此,“御米”便成为了棒子的新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御米”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玉米”。不得不说,玉米与慈禧之间有着一段不可分割的渊源。
值得一提的是,西贯市对慈禧而言意义非凡。这里不仅是她当年入宫成为秀女的地方,更是她重获尊贵身份的太后归来之地。想必在品尝玉米之时,慈禧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这个美味的玉米不仅满足了她的味蕾,更带给她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