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唐僖宗用乾陵陪葬墓碑做棺床&rd
为什么盗墓者对唐陵怀有如此的热爱与贪婪呢?那主要是因为唐陵内的随葬品丰富,宛如一座座宝藏丰富的“大肥冢”。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便是唐陵地面的壮丽建筑。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例,这座陵寝的设计和布局简直就是当年长安城的缩影。
帝王们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贪心,即便在死后,他们也渴望在阴间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他们的陵墓也如同宫殿一般,既有“陵寝”,又有“地宫”,这样的构造也解释了为何会有“陵宫”、“地宫”这样的说法。帝王们的陵墓通常都建有大型的陵园,并且设有陵城,而宫室则位于陵城的中心位置。在南侧,还有献殿和下宫等建筑。
昭陵的建筑布局更是别具一格,它仿照长安城进行设计,而这位“设计师”正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画家阎立德和他的兄弟阎立本。这两位来自绘画世家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如《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等,都是画坛上的瑰宝。从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开始,昭陵共营建了13年之久。
那么,昭陵当年的辉煌景象究竟如何呢?在墓门外,沿着山腰建有众多的房舍,山顶上更是建有游殿,以供帝王的灵魂游乐。由于山南地势陡峭,人们还在山崖上凿出石孔,并立起铁柱,架上石板作为栈道,这条栈道直通宫门,使得“宫人供养如平常”。出于保护昭陵安全和防范盗贼的考虑,栈道后来被拆除。从此,昭陵高悬山上,与外界隔绝,仿佛成了一座天上的宫阙。
山下则是陵城,城四边设有四门,分别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名,命名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主神道则位于南边的朱雀门中心线上。更有意思的是,帝王的功臣在死后还会被埋葬在陵周围作为陪葬。这样的布局和建筑之美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难怪盗墓者会对唐陵怀有如此的贪婪和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