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人类的“灵魂开关” 能够帮助昏迷患者恢复意识
意识开关:美国科学家意外发现大脑特殊区域的刺激作用
在人类意识奥秘的过程中,美国科学家-考贝西教授及其团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在研究癫痫患者时,他们意外发现大脑某一特殊区域的电脉冲刺激,能使患者进入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并且这一发现似乎揭示了意识的开关机制。
这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报道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布。科学家们原本是为了降低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而进行低频脑刺激的临床试验。当考贝西教授和他的团队进行高频电脉冲刺激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大脑开关”。
这个神秘的开关位于患者的屏状核,即大脑中心下方的一个较薄的神经组织。当这个区域受到高频刺激时,患者会失去知觉,进入昏迷状态,对外界指令无反应,眼神呆滞,呼吸减缓。一旦刺激停止,患者会迅速恢复知觉,却无法回忆刚才发生的一切。
意识是我们感知周围环境的存在状态,通常在睡眠时缺失。尽管我们每天都与意识共存,但其工作原理仍是一个谜团。而这项的研究发现,屏状核可能是调节意识的关键区域。
考贝西教授将这一发现比作汽车的点火装置,一旦启动,就能激活车辆的其它部件。在医学研究领域,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对于昏迷的患者,刺激其屏状核可能有助于恢复知觉。
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在接受刺激实验时,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当她的屏状核受到高频刺激时,她会失去意识。刺激停止后,她又会迅速恢复意识,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每次的刺激实验都产生了相同的结果,研究团队确认这不是癫痫的副作用。
科学家们计划在其他患者身上进行更多的实验,以进一步确定屏状核对意识知觉的确切作用。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将有望为昏迷患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这一机制,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对大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治疗之门。